新闻动态

总厂地址:河北省任丘市城南毕庄工业区
手 机:13812107677
联系人:李亚涛
电话:0317-2871404
传真:0317-2871404
网 址:www.lianyimuju.com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
碳化钨料钵的制作、安装及选择方案
碳化钨料钵的制作、安装及选择方案
一、制作工艺
材料选择与配比
内衬材料:采用碳化钨(WC)与钴(Co)的复合粉末,典型配比为 WC 85.5% + Co 14.5%。此配比在保证硬度(HRA 87.5)的同时,兼顾抗弯强度(2080 MPa)和耐磨性,避免因钴含量过低导致脆性增加。
外壳材料:选用 45号钢,通过机械加工成型,提供结构支撑和抗冲击性。
密封与防护:内衬与外壳间采用 密封圈 防止粉末泄漏,外部包裹钢套保护碳化钨层,避免直接磕碰。
成型与加工
烧结成型:将碳化钨与钴的混合粉末通过 高压压制 成内衬毛坯,再经 真空烧结(温度约1400-1500℃)致密化,形成硬质合金内衬。
加工:烧结后的内衬需用 金刚石砂轮 进行磨削加工,确保内壁光滑度(Ra≤0.4μm)和尺寸精度(±0.05mm),与外壳实现配合。
组装工艺:将加工好的碳化钨内衬嵌入45号钢外壳,通过 过盈配合 或 焊接 固定,确保结合强度。
质量控制
硬度检测:使用洛氏硬度计验证内衬硬度是否达标(HRA 87.5±1)。
抗弯测试:对内衬样品进行三点弯曲试验,确保抗弯强度≥2000 MPa。
密封性检查:通过气压测试验证密封圈性能,防止研磨过程中粉末泄漏。
二、安装方案
设备适配性
振动磨匹配:根据振动磨型号(如ZM-1型)选择对应尺寸的料钵,确保内径(如100mm或125mm)与设备卡槽匹配。
平衡校准:安装前检查料钵心,避免因质量分布不均导致振动频率偏差,影响研磨效果。
操作规范
装料方式:将样品均匀分布在实芯块、圆形环及钵体壁中间,避免局部过载导致内衬破损。
空转限制:严禁料钵在无样品时空转,防止碳化钨内衬因干摩擦过热开裂。
时间控制:根据物料硬度调整研磨时间(通常3-5分钟),避免过长导致样品发粘或料钵温度过高(建议≤80℃)。
维护与保养
清洁流程:每次使用后用软毛刷清理内壁残留粉末,防止交叉污染;必要时用酒精擦拭密封圈。
定期检查:每月检查内衬磨损情况,若发现碳化钨层厚度减少≥0.5mm,需更换新钵。
防摔处理:运输和存储时使用专用泡沫包装,避免跌落导致内衬碎裂。
三、选择方案
应用场景导向
高硬度物料研磨:优先选择 WC含量≥90% 的料钵,如WC 92% + Co 8%配比,适用于石英、陶瓷等莫氏硬度≥7的物料。
无铁污染要求:选用 纯碳化钨内衬(钴含量≤5%),避免铬钢或锰钢料钵引入铁元素干扰(如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)。
粗料预粉碎:采用铬钢或锰钢料钵,降低成本的同时满足大粒径物料(如矿石)的初步破碎需求。